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自身的 24 小时生物起搏器–昼夜节律钟的紊乱会损害肠道微生物群和肠屏障功能,从而加速结直肠癌的发展。这一发现为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机遇。这项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研究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当昼夜节律被打乱时,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和组成会发生怎样的重要变化。
结直肠癌在年轻人中也很常见
大肠癌主要发生在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晚患上这种癌症。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 75 岁(女性)和 72 岁(男性)。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肠粘膜细胞过度增殖。如果这些细胞发生退化,就会发展成癌症。除遗传因素外,营养在肠癌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高脂肪、高红肉和低纤维的饮食会增加患癌风险,高烟酒摄入量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癌风险。但睡眠不足也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在《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凯斯大学医院(UH)凯斯医疗中心和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每晚至少睡 7 小时的人相比,平均睡眠不足 6小时的人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要高出近 50%。腺瘤是癌症肿瘤的前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变成恶性肿瘤。
虽然患病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受到大肠癌的影响。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数据,年轻人罹患早期结直肠癌的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今,近 10% 的结直肠癌病例是在 50 岁以下的人群中确诊的,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稳步上升。
体内时钟紊乱如何促进癌症发展
“通讯作者、生物化学副教授塞尔玛-马斯里(Selma Masri)说:”50 岁以下成年人中早期结直肠癌的增加令人震惊。”长期光照、深夜进餐和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是导致这些病例的原因。我们的研究表明,特别是通过生活方式的选择,饮食可能在肠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影响癌症风险。
以前的研究表明, 昼夜节律紊乱会影响结直肠癌的进展,但直到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生物钟和癌症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小组利用结肠癌小鼠模型发现,当昼夜节律被打乱时,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会发生变化,而癌症的发展会加剧这种变化。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参与核酸、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功能变化与肠道粘液量减少有关,而肠道粘液通常能保护肠道内壁免受有害细菌的侵袭,这表明昼夜节律对维持屏障功能至关重要。肠粘膜通透性的增加会使毒素和细菌进入血液,从而可能加速癌症的发展。
进一步研究对改善整体肠道健康非常重要
“马斯里说:”虽然这些发现很重要,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研究人员现在想知道,某些肠道细菌随着时间推移在时间和丰度上的变化是否会直接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长期研究对于确定昼夜节律失调是否会导致癌症以及今后如何预防癌症至关重要。深入了解人体内部时钟塑造肠道生态系统的方式可能会为治疗铺平道路,这种治疗不仅能抗癌,还能改善整体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