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诸塞州布里格姆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就寝时间相比,用餐时间可能是心血管健康的更大风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夜间工作与严重的健康风险有关,包括对心脏的风险。然而,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分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们只需在白天用餐,就可以避免轮班工作带来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失调–我们的行为周期与内部时钟的失调–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领衔作者、医学教授、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医学时间生物学项目主任 Frank A.J.L. Scheer 博士说,布里格姆妇女医院是马萨诸塞州布里格姆综合医院医疗保健系统的创始成员。”我们想了解如何才能降低这种风险,我们的新研究表明,膳食可能是一个起点。
夜间进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动物研究表明,使进餐时间与人体内部时钟保持一致,可以降低在典型休息时间保持清醒的健康风险。这促使谢尔和他的同事在人体中测试这一概念。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 20 名健康的年轻参与者,在布里格姆妇女临床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住院研究。他们无法接触到窗户、时钟或可发出内部时钟信号的电子设备。昼夜节律失调的影响是通过比较模拟夜间工作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来确定的。
研究参与者遵循 “恒定常规方案”,这是一种受控实验室设置,将昼夜节律的影响与环境和行为(如睡眠/觉醒阶段、光照/黑暗阶段)的影响分开。在这一程序中,参与者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保持清醒 32 小时,保持恒定的身体姿势,每小时吃相同的零食。然后,他们参加了模拟夜间工作,并被分配到夜间进食组(与大多数夜间工作者一样)或只在白天进食组。最后,受试者按照另一个恒定作息方案测试模拟夜间工作的后效应。重要的是,两组参与者的午睡时间完全相同,因此组间差异不是由于睡眠习惯不同造成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进餐时间对参与者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以及模拟夜间工作后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研究人员测量了各种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自律神经系统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会增加血栓风险)和血压。
通过调整进餐时间改善健康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与基线值相比,模拟夜间工作后,被指导在白天和晚上进餐的参与者的这些心血管风险因素有所增加。然而,只在白天进食的研究参与者的风险因素保持不变,尽管两组在进食量和食物种类方面没有差异,只是进食时间不同。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虽然样本量对于此类严格控制和密集型随机对照试验来说很典型,但仍然很小。由于研究只持续了两周,因此可能无法反映与白天进食相比,晚上进食的慢性风险。
这项研究的优点之一是严格控制了研究参与者的睡眠、饮食、光照、姿势和活动安排。”我们的研究控制了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是摄入食物的时间导致了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这些变化,”南安普顿大学副教授、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医学博士 Sarah Chellappa 说。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白天进食与晚上进食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但谢尔和切拉帕认为这些发现 “很有希望”,并建议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进食时间来改善健康状况。他们补充说,避免或限制在夜间进餐可能对夜班工作者、有睡眠障碍或睡眠-觉醒障碍的人、睡眠-觉醒节律不规律的人以及经常倒时差的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