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都遵循着由细胞的时钟基因编码的自然 昼夜节律,这些基因的作用正如它们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它们以 24 小时为基础调节身体的节律。哺乳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都有纤毛,这种毛发状结构具有多种功能,如运动纤毛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纤毛或初级纤毛的结构支撑功能。原生纤毛还充当细胞的感觉器官,这一功能证明了原生纤毛在愈合过程中的潜力,以及根据我们的昼夜节律人体愈合速度的不同。
伤口愈合速度与纤毛的关系
研究表明,时钟蛋白(即调节细胞 24 小时节律的蛋白质,由时钟基因编码)对初级纤毛的调节有重大影响。初级纤毛会对时钟基因表达的波动做出反应,并在一天中缩短或延长。初级纤毛的长度可以变化,这与伤口的愈合过程有关。纤毛越短,伤口愈合的时间似乎就越短。广岛大学的科学家对小鼠细胞进行了长达 72 小时的观察,发现纤毛长度的增减与 24 小时周期相对应。
“研究人员兼研究报告的作者 Ryota Nakazato 说:”这表明,成纤维细胞上初级纤毛的 24 小时周期是造成昼夜伤口愈合速度差异的部分原因。成纤维细胞是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的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成纤维细胞初级纤毛的昼夜节律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白天比晚上更大。
这种由白天引起的愈合过程增强的原因似乎在于 24 小时周期与初级纤毛长度之间的关系。在白天,纤毛较短,可以更容易地转化为能够穿透伤口开始愈合过程的细胞类型。原生纤毛还可能参与接收和向身体其他部位传递信号,这也可能改善伤口愈合。与纤毛较长的细胞相比,初级纤毛较短的细胞更容易从其 “固定点 “分离,从而更早地开始向伤口部位迁移,也更容易发送信号以加速伤口愈合。
生物钟及其破坏
研究人员相信,进一步的分析将明确原生纤毛不仅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而且在睡眠/觉醒、激素释放和体温变化等各种具有昼夜节律的生命现象中的作用。尽管在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课题联系起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阐明昼夜节律影响人体生理(尤其是未成熟细胞或胚胎细胞的生理)的机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通过这些观察,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研究生物钟的作用以及生物钟紊乱在各种健康问题或疾病中的作用,并有可能发展出一个被称为 “昼夜节律医学 “的研究领域。对昼夜节律生理学进行更详细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对时差、失眠和其他可能与人体自然时钟调节问题有关的失调或疾病患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