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分析了从 89,000 人身上收集的超过 1,300 万小时的光传感器数据,结果发现,夜晚光线充足而白天光线昏暗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夜间的强光会扰乱人体正常的昼夜循环(即昼夜节律),并可能导致失眠和严重疾病的发生。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个人的昼夜光照以及扰乱昼夜节律的光照模式能否预测死亡风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夜间光照较强的人死亡风险增加21%-34%,而日间光照较强的人死亡风险降低17%-34%。
光照与死亡风险
“第一作者、弗林德斯大学睡眠专家肖恩-凯恩(Sean Cain)教授说:”暴露在较亮的夜晚和较暗的白天会扰乱我们的日常节奏,这种扰乱已知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并增加死亡风险。这些关于光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新发现向研究人员展示了个人光线照射模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共同第一作者安德鲁-菲利普斯(Andrew Phillips)副教授指出,夜间光照通过改变控制全身昼夜节律的中央 “昼夜节律起搏器 “的时间(相位偏移)和减弱信号(振幅抑制)来扰乱昼夜节律。
人体昼夜节律的紊乱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发生有关,也与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等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夜间光线照射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可能是由于夜间光线扰乱了昼夜节律,导致了不良的心脏代谢后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避免夜间光照和利用日光可以促进健康和长寿”。
FHMRI睡眠健康研究的作者们研究了8.9万名40至69岁英国生物库参与者的个人光照与心脏代谢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使用腕戴式传感器记录了读数,国民健康服务机构在约8年的随访期间记录了参与者的死亡率。
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中睡眠时间是通过运动数据估算的,而心脏代谢死亡率则被定义为与循环系统紊乱或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有关的任何死因。研究还发现,昼夜节律紊乱预示着更高的死亡风险,作者通过计算机建模确定了这一点。研究结果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光周期以及社会人口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治疗照明的开发研究
据研究人员称,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夜和清晨保持黑暗的环境是多么重要,因为此时中枢昼夜节律 “起搏器 “对光线最为敏感,而在白天寻找明亮的光线则可以改善我们的昼夜节律。对于昼夜节律紊乱和死亡率增加的高危人群,如重症监护室或疗养院的病人,保护照明环境可能尤为重要。在普通人群中,避免夜间光照和寻求白天光照可能会减轻疾病负担,尤其是心脏代谢疾病,并延长寿命。
先前的研究报告称,在眼睛中发现了三种细胞,它们能感知光线,并使大脑的昼夜节律与我们周围的光线水平同步。它们是感光神经节细胞或(内在)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是视网膜上的一种神经元。了解 ipRGC 如何对光的质量、数量、持续时间和顺序做出反应,将有助于我们 为重症监护室、日托中心、学校、工厂、办公室、医院、养老设施甚至空间站设计更好的 照明。未来还可以推进治疗照明的开发研究,以治疗抑郁症、失眠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偏头痛,甚至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睡眠问题。